你一定見過那種品牌:昨天還在鋪天蓋地打廣告,今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。
相反地,有些品牌卻像永動機一樣,一代傳一代,越活越精彩。
差別在哪?是錢燒得不夠多?還是產品做得不夠好?
-
- ><密碼八:了解自己適合 B2B 還是 B2C 的戰場
▋密碼一:新客舊客不失衡
大部分品牌都有一個通病:要不拼命追新客,忽略舊客;
要不緊抱舊客,只顧著跟老顧客熟絡,卻忘記還有新顧客等著你去接觸。
新客:獲取成本比較高
但是同一個產品、同一份 USP 可以透過線下多通路與線上多接觸點,持續包圍、加深新客印象,攤提接觸新客的行銷成本
- 新客決定你的市佔率是向上走,還是原地踏步
- 沒有新客,就代表你在市場上,正慢慢被其他品牌迎頭趕上或取代
- 新客營收佔比建議
舊客:賺錢的金礦 💰
- 獲取成本只要新客的 1/5 左右
- 終身價值(LTV)是新客的好幾倍
- 口碑傳播機,比任何廣告還有效
- 舊客營收佔比建議
永生品牌的玩法 —— 新舊客兼顧:
提高老顧客的留存率達 5%,利潤可增加 25%–95%。
這筆利潤可用來取得新用戶或開發新產品帶來另一群新客,讓新舊客增長進入正向循環。
💡 關鍵要點:
新客驅動成長,舊客創造利潤!
平衡兩者才能建立可持續的商業循環。
▋密碼二:品牌價值,隱形印鈔機
同樣是手機,iPhone 就能賣得比別人貴;
同樣是咖啡,星巴克就能讓人排隊。
這不是產品差多少,而是品牌價值在決定:
- 情感連結:消費者買的不只是產品,是身分認同
- 信任基石:降低決策成本,買了不後悔
- 價格溢價:同樣東西,就是能賣更貴
舉例:
moshi 靠著「超長保固 + 神級售後」,在配件紅海裡殺出一條血路。
消費者心想:「買別牌壞了找誰?買 Moshi 至少有保障。」
舉例:
星巴克透過打造第三生活空間,讓喝咖啡不只是喝一杯咖啡,而是享受一個舒適的工作、社交環境。
你付的不只是咖啡錢,是「空間使用費」。
💡 關鍵要點:
品牌價值 = 產品價值 + 情感價值 + 信任價值。
三者缺一不可。
▋密碼三:產品線布局,不把雞蛋放同個籃子
單一爆品很危險,市場一變,就全軍覆沒。
永生品牌的打法:
- 橫向擴展:從早到晚、從居家到公司,各種場景都完全覆蓋
- 縱向深化:從入門到旗艦,不同預算都有選擇
- 風險分散:這個不行,還有那個;今年不行,還有明年
案例:moshi 的全方位佈局
moshi 從最初的 iPhone 保護殼起家,但沒有停在那裡:
| 策略類型 | 具體佈局 | 效果 |
|---|---|---|
| 橫向擴展 | 手機殼 → 螢幕保護貼 → 無線充電器/充電配件 → 藍牙音響/耳機 → 筆記型電腦包/電腦周邊 → 清潔用品/保養配件 | 覆蓋使用者不同場景需求,增加品牌觸點與黏性 |
| 縱向深化 | 入門/裝飾款(iGlaze 等)→ 中階防護款(Vesta/Arx/Altra)→ 多功能複合款(Overture)→ 生態整合/專業配件(SnapTo 系統、SenseCover、螢幕保護、包包等) | 滿足不同價格預算與功能需求 |
| 場景覆蓋 | 通勤路上聽音樂、辦公室充電、回家無線充電、出差帶電腦包 | 建立品牌在使用者日常情境中的存在感 |
結果是什麼?用戶從買第一個手機殼或行動電源開始,就進入了 moshi 的產品生態系。
想換手機殼?先看看 moshi 有沒有新款。
想幫筆電買包包?moshi 的品質應該不錯。
完整的產品線佈局、優良的產品力再搭上用心的售後服務,讓消費者想買新品或周邊配件時,第一個想到並且優先信賴的就是你。
💡 關鍵要點:
單一產品建立信任,產品矩陣創造黏著,完整產品生態圈覆蓋用戶從早到晚的不同場景需求。
▋密碼四:Slogan,腦海裡的釘子
好的 Slogan 通常具備這三 A:
- 被認識 Awareness:
降低行銷成本,一聽就認出是你 - 被喜歡 Affinity:
從被認識變成被喜歡,甚至是相信你的 slogan 所傳達出的價值觀 - 被分享 Advocacy:
用戶主動傳播,免費幫你打廣告
經典案例數據解析
| 品牌 Slogan | 推出年份 | 實際效果 |
|---|---|---|
| Nike Just Do It | 1988 | 1988-1998年,北美市佔率從18%→43%,營收從8.77億→92億美金 |
| Apple Think Different | 1997 | 重塑品牌形象,配合Jobs回歸與iMac推出,助力品牌復甦 |
| McDonald’s I’m Lovin’ It | 2003 | 首次全球統一口號,成為最具辨識度的品牌聲音符號 |
Slogan 的真實威力
品牌成長往往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結果,但一個強而有力的 Slogan 能在關鍵時刻發揮槓桿效應——降低溝通成本、強化品牌記憶、建立情感連結。
問問自己,有沒有哪個品牌的 slogan 讓你不但記得、聽到也不會覺得煩,反而想跟朋友很自豪的說,這就是我在用的品牌?
💡 關鍵要點:
好的 Slogan 不只是廣告詞,也不是口號,而是品牌價值的濃縮精華。
▋密碼五:心智佔有率,活在消費者的「第一反應」裡:
- 想到瑜伽褲 → Lululemon
- 想到電動車 → Tesla
- 想到手機 → iPhone
這不是廣告打得多就能做到的,而是持續在該品類中成為被選擇的「標準答案」,讓消費者想買那個品類的東西時,總是優先想到你、考慮你,你就贏競爭對手一大半了。
如何持續成為「那個品類」的標準答案?
- 搶先定義遊戲規則:不跟著別人玩,而是你來定義品類標準
- 持續創新保持領先:永遠比競爭者快半步
- 建立生態系護城河:讓用戶離不開你的品牌生態
- 控制溝通話語權:成為該品類的權威發言人
- 防禦性創新:不給競爭者翻身機會
💡 關鍵要點:
當品類等於品牌時,你就贏了。關鍵是成為「無可取代」而非「足夠好」。
▋密碼六:社群活躍度 —— 數位時代你不出現就等於不存在:
- 內容為王:
持續輸出對目標受眾有價值的東西 - 互動為本:
和粉絲真實對話,不是單方面洗版 - 社群生態:
讓用戶忍不住參與、分享、推薦
案例:Lululemon 的社群魔法
Lululemon 不只是賣瑜伽服,更是打造了一個「生活方式信仰」:
| 策略層面 | 具體做法 | 實際效果 |
|---|---|---|
| 線上互動 | 小編大量回覆@lululemon留言,鼓勵分享運動照片 | 用戶自發@品牌,增加能見度 |
| 線下體驗 | 免費健身課程、社區活動、瑜伽體驗 | 從「買家」變成「信徒」 |
| 價值觀一致 | #theselfcare運動強化mindfulness、wellness價值 | 建立深度情感連結 |
線上互動的極致:
Lululemon 小編會大量回覆每個 @lululemon 的留言,鼓勵粉絲分享日常運動照片。這不是客套話,是真的一對一互動。
結果?
用戶為了跟小編產生有趣的互動,自發性發文 @lululemon,使得品牌在社群上的能見度大增。
線下體驗的深度:
免費健身課程、社區活動、瑜伽體驗—— Lululemon 把消費者從「買家」變成「信徒」。每次活動都在傳達同一個訊息:我們不只賣衣服,我們賣健康生活。
價值觀的一致性:
透過 #theselfcare 運動和社群建設活動,創造深度情感連結。不管是線上貼文還是線下活動,都在強化「mindfulness、wellness、self-care」的核心價值。
結果是什麼?
消費者變成了社群的一份子,大家都感受得到,買 Lululemon 不只是買衣服,是加入一個生活方式部落 (living tribe),對品牌產生了難以撼動的忠誠度。
💡 關鍵要點:
社群經營的終極目標,是讓用戶從「消費者」變成「社群成員」,從交易關係變成情感關係。
▋密碼七:口碑與售後服務,品牌護城河的最後一道防線
好的口碑,就是最便宜的行銷:
一個滿意的顧客,平均會跟 9 個人分享好體驗。但一個不滿意的顧客,卻會跟 16 個人抱怨壞經驗。
做不好售後,等於花錢買負評。
好的售後服務,就是你跟其他品牌拉開差距的秘密隱形武器。
- 超越期待:
不只解決問題,還要讓客戶驚喜 - 速度致勝:
24小時內回應,比什麼道歉都有效 - 主動關懷:
不等客戶抱怨,先主動追蹤使用狀況
案例1:Amazon 的售後神話
亞馬遜的「無條件退貨」政策看起來很虛,但卻建立了無與倫比的信任感。
消費者心想:「反正不滿意可以退,那就試試看吧。」
結果?
退貨率沒有暴增,反而買得更放心、更頻繁。
案例2:海底撈的服務傳說
不只是火鍋好吃,更是服務讓人難忘。
等位時有免費美甲、小食,吃飯時貼心到讓人不好意思。
結果?
這些成本不低,但換來的口碑傳播價值卻是無價的。
永生品牌的售後公式:
把每一次售後接觸,都當作重新贏得客戶的機會。
問題解決了,客戶變鐵粉;
問題沒解決好,客戶變黑粉。
💡 關鍵要點:
售後服務是品牌差異化的隱形武器。
如果你的產品跟別人同質性很高,消費者會從服務體驗做出下一次的選擇。
📊 品牌永生自檢清單
看完七大密碼,檢測一下你的品牌現狀:
| 永生密碼 | 檢測問題 | 你的狀況 |
|---|---|---|
| 新舊客平衡 | 新舊客營收佔比如何?舊客留存率如何? | □優秀 □普通 □需改善 |
| 品牌價值 | 用戶為什麼選你而非競爭對手?你的產品溢價能力如何? | □優秀 □普通 □需改善 |
| 產品線布局 | 是否有完整的產品矩陣?是否過度依賴某些產品帶來新舊客? | □優秀 □普通 □需改善 |
| 強力Slogan | 品牌口號是否好上口?是否能傳達核心價值? | □優秀 □普通 □需改善 |
| 心智佔有率 | 提到品類時,用戶會想到你嗎? | □優秀 □普通 □需改善 |
| 社群活躍度 | 社群互動是否真實?內容是否有價值? | □優秀 □普通 □需改善 |
| 口碑服務 | 售後體驗如何?客戶推薦率高嗎? | □優秀 □普通 □需改善 |
評分標準:
- 5-7個「優秀」:恭喜,你的品牌已具備永生基因
- 3-4個「優秀」:基礎不錯,只需重點優化薄弱環節
- 1-2個「優秀」:需要系統性的品牌策略重構
▋行動建議
- 定義品牌核心一句話(Brand Promise),重複使用,大量傳播,加深印象。
- 確認新舊客營收佔比現況,調整拉新及留存策略並重新分配預算。
- 打造完整產品線,滿足不同客層需求,降低單品失利或生命週期衰退的風險。
- 持續舉辦社群活動和邀請素人推廣(UGC),加強品牌能見度與可信度。
- 提升售後服務穩定度,讓老客戶樂意推薦給朋友,同時鼓勵老客戶留下真實五星評論。
▋FAQ 常見問題
產品力強不強,是不是最關鍵?
產品力當然很重要,但不是唯一關鍵。許多產品不一定最好,卻能活得最久。原因在於品牌價值、心智佔有率與口碑護城河。產品是入場券,品牌策略才是決定你能不能走遠的關鍵。
小品牌資源有限,怎麼和大品牌競爭?
小品牌不必硬碰硬,而是找到 細分市場(niche market)。大品牌很難兼顧所有需求,但小品牌可以靠「極致差異化」與「獨特定位」贏得死忠粉,再逐步擴張。例如:Glossier 一開始只靠單一爆品(護唇膏)加上社群經營,就打進全球市場。
廣告投放是不是最重要的成長關鍵?
廣告只能帶來「短期聲量」,卻不能保證「長期生命力」。品牌能不能活過 10 年以上,取決於是否同時建立:
-
忠實的舊客群
-
穩固的品牌價值
-
可擴張的產品線
-
良好的售後與口碑
品牌在設計 Slogan 時,應該優先考慮什麼?
好的 Slogan 不是為了有口號而生,而是要濃縮品牌價值,降低溝通成本,並能持續被使用至少 3–5 年以上。與其急著想,不如先釐清品牌核心承諾(Brand Promise),再延伸出好記、好傳播,又能代表品牌價值觀的 Slogan。
口碑和售後要做到多好,才算有護城河?
最低標準是「快速回應 + 問題解決」。進階標準則是「超越期待 + 主動關懷」。想像一下:如果今天你的售後服務,能讓顧客回購率高,願意帶朋友來購買,甚至主動在社群或口碑論壇上分享好評或「被品牌感動的時刻」,那你已經成功建立護城河了。
▋為什麼別人的品牌紅得發紫,自己的卻默默無聞?
看完這篇文章,你覺得是為什麼呢?
也許你缺的不是產品力,而是:
- 新舊客比例失衡?
- 品牌或產品尚未跟競爭對手做出差異化?
- 產品線過於單薄?只有一兩款爆品其他銷量都欠佳?
- 還沒發現屬於自己品牌的 Slogan ?
- 心智佔有率低?講起你的品類不會想到你?
- 社群互動流於表面(只有抽獎或發布與品牌無關的狗狗貓貓+迷因梗,粉絲才會出現)?
- 售後服務與口碑還有再加強的空間?
▋Apple、moshi、Lululemon 這些品牌的成功,絕非偶然
每個厲害品牌的背後,都有一套不為人知的策略邏輯。
看完這篇文章,如果你想重新梳理品牌定位、優化產品線布局、建立完整的品牌策略藍圖,或想要系統性地提升品牌競爭力,歡迎與我們預約免費 30 分鐘諮詢。
如果你希望我們分享特定主題或解析特定品牌,歡迎你加入官方 LINE 留言給我們 🙂
讓我們一起借鑑強者的經驗,把你的產品和品牌一步步推向國際市場。

